发布时间:2025.04.01 11:08 浏览次数: 作者:
返回列表近日,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宣布了一组震撼行业的数据:2025年1-2月,胖东来基层员工扣除社保后的平均月薪达9886元,这一数字不仅远超河南本地服务业平均水平(约4000元),甚至高于部分一线城市的白领薪资。这一消息再次将胖东来推上热搜,也让外界对其背后的利润分配和股份共享机制充满好奇—— 一家区域零售企业,如何能持续支付高薪并保持盈利能力?
传统零售业常通过压缩人力成本提升利润,而胖东来反其道而行——高薪→高积极性→高服务品质→高复购率→高利润→更高薪资,形成闭环。于东来曾直言:“工资越高,企业成本越低”,因为员工主动降损耗、提效率的积极性远超制度约束。
三、股权共享:从“打工人”到“企业主人”
胖东来的员工不仅是薪资受益者,更是企业发展的“合伙人”。
1. 岗位股权制:胖东来实行“岗位股权制”,股份不是固定的,而是随着员工能力的变化或岗位的变化而变动。员工不需要自己出资购买股份,而是由企业赋予岗位股权。这种模式让股权始终掌握在能为企业创造较大利益的核心员工手中,保证企业旺盛的生命力。
2. 分红阶梯设计:高管团队可享受超额利润分红(如店长年薪可达百万),但设置“离职冻结”条款(未兑现分红自动失效),确保人才稳定性;
3. 决策参与权:基层员工可通过“民主议事会”对门店运营提出建议,部分门店甚至试行“员工自治小组”。
四、对比行业:胖东来的“反常识”逻辑
在传统零售行业中,企业通常将人力成本压缩在营收的8%-12%以维持利润,但高强度的成本控制往往伴随30%-50%的年均员工流失率,人效年产值长期徘徊于50万元左右。而胖东来则以“反行业惯性”的策略,将人力成本占比提升至约20%(含分红及福利),2024年通过高投入换来了2%(171人)的员工流失率,并驱动人效产值约为146万元/年。
这一组对比揭示了一个颠覆性事实:当多数企业将人力视为“成本负担”时,胖东来正用真金白银将员工转化为“价值资产”,以高于行业均值2倍的人力投入,撬动了超过近3倍的运营效率,员工的稳定性也带来服务口碑的持续积累。
写在结尾
胖东来的成功,本质上是一场“人力资本优先于财务资本”的实验。当多数企业将员工视为成本,它却将人视为资产——高薪、利润共享及股份共享不是“福利”,而是对人力资本价值的定价。
于东来曾说:“老板的使命是让员工过好日子。”
或许,在效率至上的商业世界中,胖东来正用另一种逻辑证明:善待员工的企业,终将被员工和市场共同善待。